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桓子新论:求辅 其四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秦王(《御览》八十六作「秦始皇」)见周室之失统,丧权于诸侯,自以当保有九州。
见万民碌碌,犹群羊聚猪,皆可以竿而驱之(自以下二十四字,依《御览》加)
故遂自恃,不任人封立诸侯
陈胜、楚、汉,咸由布衣,非封君有土,而并共灭秦,遂以败也(「遂以败也」四字,依《御览》加。)高帝既定天下,念项王函谷入,而己由武关到,推却关,修强守御,内充实三军,外多发屯戍,设穷治党与之法,重悬告反之赏。
王翁之夺取,乃不犯关梁厄塞,而坐得其处。
王翁自见以专国秉政得之,即抑重臣,收下权,使事无大小深浅,皆断决于己身。
及其失之,人(疑当作「又」)不从大臣生焉。
更始帝王翁以失百姓心亡天下,既西到京师,恃民悦喜,则自安乐,不听纳谏臣谋士。
赤眉围其外,而近臣反,城遂以破败。
由是观之,夫患害奇邪不一,何可胜为设防量备哉!
防备之善者,则唯量贤智大材,然后先见豫图,遏将救之耳(《群书治要》)
桓子新论:言体 其十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王翁好卜筮,信时日,而笃于事鬼神多作庙兆,洁斋祀祭。
牺牲殽膳之费,吏卒辨治之苦,不可称道。
为政不善,见叛天下。
及难作兵起,无权策以自救解,乃驰之南郊告祷,抟(《莽传》作「搏」)心言冤,号兴流涕,叩头请命幸天哀助之也。
当兵入宫日,矢射交集,燔火大起,逃渐台下,尚抱其符命书,及所作威斗,可谓蔽惑至甚矣(《群书治要》)
桓子新论:见徵 其四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夫以人言善我,亦必以人言恶我。
王翁使都尉孟孙泰山告祠,道过徐州
徐州仲翁道余才智,陈平、留侯之比也。
孟孙还,喜谓余曰:「仲盛称子德,子乃此邪」!
余应曰:「与仆游四五岁,不吾见称。
今闻仲翁一言而奇怪之。
若有人毁余,子亦信之。
吾畏子也(《意林》)」。
桓子新论:谴非 其九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余前作王翁掌教(当作「乐」)大夫时,有男子毕康杀其母,有诏燔烧其子尸,暴其罪于天下。
余谓此事不宜宣布,主封事云:「昔宣帝时,公卿大夫朝会廷中,丞相语次言:『闻枭生子,子长,且食其母乃能飞,宁然耶』?
时有贤者应曰:『但闻枭子反哺其母耳』。
丞相大惭,自悔其言之非也。
群士人皆少丞相而多彼贤人,贤人之言有益于德化也。
是故君子掩恶扬善,鸟兽尚为之讳,而况于人乎?
不宜发扬也(《意林》。《御览》四百九十一,又九百二十七)」。
桓子新论:见徵 其十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阳城子城张名衡,蜀郡人王翁(当有「时」字)与吾俱为讲学祭酒
及寝疾,预买棺椁,多下锦绣,立被发冢(《御览》八百十五)
桓子新论:谴非 其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王者初兴,皆先建根本,广立藩屏,以自树党,而强固国基焉。
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舆而封黄帝、尧、舜、殷之后,及同姓亲属、功臣德行,以为羽翼,佐助鸿业,永垂流(旧校云「流」恐「统」)于后嗣。
乃者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任一身,子弟无所封,孤弱无与,是以为帝十四岁而亡。
汉高祖始定天下,背亡秦之短计,导(旧校云「导」恐「遵」)殷、周之长道,褒显功德,多封子弟。
后虽多以骄佚败亡,然汉之基本得以定成,而异姓强臣不能复倾。
至景、武之世,见诸王数作乱,因抑夺其权势,而王但得虚尊,坐食租税,故汉朝遂弱,孤单特立。
是以王翁不兴兵领士而径取天下。
又怀贪功独专之利,不肯封建子孙及同姓戚属,为藩辅之固,故兵起莫之救助也。
传曰:「与死人同疾者不可为医,与亡国同政者不可为谋」。
王翁行甚类暴秦,故亦十五岁而亡。
(当作「夫」)猎射禽兽者,始欲中之,恐其创不大也。
既已得之,又恶其伤肉多也。
鄙人有得脠酱(本作「鯅」,依《御览》四百九十二、八百上五改。《御览》引本注音檀,生肉酱也,又音延)而美之,及饭,恶与人共食,即小唾其中。
共者怒,因涕其酱,遂弃而俱(本作「但」,依《御览》改)不得食焉。
彼亡秦、王翁欲取天下时,乃乐与人分之。
及己得而重爱,不肯与,是惜肉唾脠之(本作「耆寔」,依《御览》改)类也(《群书治要》)
桓子新论:言体 其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凡人耳目所闻见,心意所知识,情性所好恶,利害所支流不,亦皆同务焉。
若材能有大小,智略有深浅,听明有暗照,质行有薄厚,亦皆异度焉。
非有大材深智,则不能见其大体。
大体者,皆是当之事也。
夫言是而计当,遭变而用权,常守正(当作「居常而守正」),见右不惑,内有度量,不可倾移,而诳以谲异,为知大体矣。
如无大材,则虽威权如王翁,察慧如公孙龙,敏给如东方朔,言灾异如京君明,及博见多闻,书至万篇,为儒教授数百千人,祗益不知大体焉。
王翁之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又数阴中不快己者。
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论,莫敢干犯匡谏,卒以致亡败,其不知大体之祸也。
(当有「知」字)帝王之大体者,则高帝是矣。
高帝曰:「张良、萧何、韩信,此三子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故得天下」。
此其知大体之效也。
王翁始秉国政,自以通明贤圣,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诸明习者通共(有脱误)
苟直意而,得之而用,是以稀获其功效焉,故卒遇破亡。
此不知大体者也。
高帝怀大智略,能自揆度。
群臣制事定法,常谓曰:「庳而勿高也,度吾所能行为之」。
宪度内疏,政合于时,故民臣乐悦,为世所思。
此知大体者也。
王翁嘉慕前圣之治,而简薄汉家法令,故多所变更,欲事事效古;
美先圣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
释近趋远,所尚非务,故以高义退致废乱。
此不知大体者也。
高祖欲攻魏,乃使人窥视其国相及诸将率左右用事者,知其主名,乃曰:「此皆不如吾萧何、曹参、韩信、樊哙等,亦易与耳」。
遂往皮之。
此知大体者。
王翁前欲北伐匈奴,及后东青、徐众郡赤眉之徒,皆不择良将,而但以世姓及信谨文吏,咸遣亲属子孙素所爱好,咸无权智将帅之用,猥使据军持众,当赴强敌,是以军合则损,士众散走,咎在不择将,将与主俱不知大体者也(《群书治要》)
桓子新论:谴非 其二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
或对曰:「郭氏之墟也」。
复问:「郭氏曷为墟」?
曰:「善善而恶恶焉」。
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
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
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
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乃者王翁善天下贤智材能之士,皆征聚而不肯用,使人怀诽谤而怨之。
更始恶诸王假号无义之人,而不能去,令各心恨而仇之。
是以王翁见攻而身死,宫室烧尽;
更始帝诸王假号而出走,令城郭残。
二主皆有善善恶恶之费,故不免于祸难大灾,卒使长安大都坏败为墟。
此大非之行也。
北蛮之先,与中国并,历年兹多,不可记也。
仁者不能以德来,强者不能以力并也。
其性忿鸷,兽聚而鸟散,其强难屈而程难得,是以圣王羁縻而不专制也。
昔周室衰微,夷狄交侵,中国不绝如线。
于是宣王中兴,仅得复其侵地。
夫以秦始皇之强,带甲四十万,不能窥河西,乃筑长城以分之。
汉兴高祖见围于平城吕后时为不轨之言。
文帝时匈奴大入,烽火候骑至雍、甘泉。
景、武之间,兵出数困,卒不能禽制,即与结和亲,然后边甬(疑作「竟」)得安,中国以宁。
其后匈奴内乱,分为单于
甘延寿得承其弊,以深德呼韩邪单于,故肯委质称臣,来入朝见汉家。
汉家得以宣德广之隆而威示四海,莫不率服,历世无寇。
安危尚未可知,而猥复侵刻匈奴,往攻夺其玺绶,而贬损其大臣号位,变易旧常,分单于为十五,是以恨恚大怒,事相攻拒。
王翁不自非悔,及(当作「乃」)遂持屈强无理,多拜将率,调发兵马,运徙粮食财物,以弹(当作「殚」)索天下。
天下愁恨怨苦,因大扰乱,竟不能挫伤一胡虏,徒自穷极竭尽而已。
《书》曰:「天孽可避,自作孽不可活」。
其斯之谓矣。
高帝之见围。
(当作「七」)日不食。
及得免脱,遂无愠色。
诚知其往攻非务,而怨之无益也。
匈奴负于王翁王翁就往侵削扰之,故使事至于斯。
岂所谓「肉自生虫,而人自生祸」者邪?
其为不急,乃剧如此,自作之甚者也(《群书治要》)
桓子新论:言体 其七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王翁刑杀人,又复加毒害焉。
至生烧人,以醯五毒灌死者肌肉,及埋之,复荐覆以荆棘。
人既死,与土木等,虽重加创毒,亦何损益?
成汤之省纳,无补于士民。
士民向之者,嘉其有德惠也。
齐宣之活牛,无益于贤人。
贤人善之者,贵其有仁心也。
文王葬枯骨,无益于众庶。
众庶悦之者,其恩义动人也(本作「思义动之也」,依《意林》改。)王翁之残死人,观人五藏(「观人五藏」四字,依《意林》加),无损于生人。
生人恶之者,以残酷示之也。
维此四事,忽微而显著,纤细而犹大,故二圣以兴,一君用称,王翁以亡。
知大体与不知者远矣(《群书治要》)
桓子新论:谴非 其三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王莽(本书作「王翁」,征事者辄变其词),置西海郡,令其吏皆百石亲事
一曰为四百石,二岁而迁补(《续汉·百官志五》注。案:《传》「居摄元年,西羌怨莽夺其地作西海郡」。)
清河平原争界案图宜属平原 曹魏 · 孙礼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七
管仲霸者之佐,其器犹小,犹能夺伯氏骈邑,使没齿无怨言。
臣受牧伯之任,奉圣朝明图,验地著之界,界实以王翁河为限;
而鄃以马丹侯为验,诈以呜犊河为界。
假虚讼诉,疑误台阁
窃闻众口铄金,浮石沈木,三人成市虎,慈母投其杼。
今二郡争界八年,一朝决之者,缘有解书图画,可得寻案擿校也。
平原在两河,向东上,其间有爵堤。
爵堤在高唐西南,所争地在高唐西北,相去二十余里,可谓长叹息流涕者也。
案解与图奏,而鄃不受诏,此臣软弱不胜其任,臣亦何颜尸禄素餐。
辄束带著履,驾车待放(《魏志·孙礼传》)
王焘见过赠以诗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四
百年不著一尺书,空山老死还何如?
长江大汉有时竭,安得沙石皆璠玙?
王翁穷瘦可见骨,食厌云浆无绿发。
蓬艾日高名日卑,白日犹悬壮心没。
儒生福薄逢乱离,天池只受䲡蛙嬉。
生愁血食断身后,挂杖安用葫芦肥?
登楼歌哭枯林籁,衍箧文章败灶灰。
丹山赤水神仙府,瑶树琪花失风雨。
鹤巢堕地青苔彫,残月烟丛剩鹃语。
故人相见酒且倾,刘伶述德非逃名。
有田自悔不识耕,末俗所弃翁所争。
苍鹰一击万里白,欲从杯底开八溟。
吁嗟乎,闭门不坐华胥乡,出门不行邯郸道
柴桑老人乞食老,忍饿常埋野田草,宜我干将钝难宝。
论诗六绝句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柳亚子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少闻曲笔湘军志,老负虚名太史公
古色斑斓真意少,吾先无取是王翁
回汤德远镇书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三、《漫塘集》卷六
二月初,省母舅于丹阳,归拜两缄之辱,知事不待报而决,因循不上记。
寒食后,刊字戴生过希墟,念端便不可失,即草一缄奉酬,仍作得数字问讯
晚秀王翁既授戴生,一日见其言,将有祷于执事,求售其技,因为之言,吾书非为末艺为先容者,遂索回。
昨过云边,亦念别遣,懒与性成,得已又已,当处之世法之外。
然世益薄,交益难,声气之同、操尚之雅如执事者,里中实不多得。
《诗》曰:「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实写此心也。
鼎来真翰,喜审暑令权舆,朝来尊履有相万福。
临川唱和帖得见前辈风流,使人叹慕。
端研小而佳,拜受,并为陋室之光。
朱氏书须并《中庸章句》、《或问》连得两本,乃今尤郎中刊于衡阳杨通老郎中刊于龙舒者,亦看得一过。
今以龙舒本同来本纳呈,恐欲较同异。
倘无差误,却望以今所纳本示还,盖欲以示儿曹故也。
朱氏书年来盛行,今立要津者多自谓常登先生之门,承先生之教,而趋乡舛差,尚多有之,使人叹息。
诸书惟《近思录》尤切于学者日用,顷得数本,皆转授学者,今馀一本,殆不可辍。
度晚秀必多有本,愿以一二置申义斋中,与学者共之。
或无之,却幸见谕,一朋友处有之,当求数本去。
申义规模当已立。
某以丹阳赵令托求「真清」二字于能书者,字须大八九寸,欲望一言于晚秀,为转求此二字,不应转托人。
渠意盖只欲以自警,此亦勉强为作数语系其下,不敢为银钩铁画之累也。
某近得足疾,一向不可对客,日事药裹,披纸若蠹鱼然,竟亦何益。
无从晤对,惟力学以昌斯文是祝。
汤阴王翁年百八十矣而肌肤绰约若处子且豪饮数斗不酲座间出诸名流赠章邀余继作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一部
王仙,发如孤鹤颜如虹。
大腹便便贮河汉,鲸吞鳌吸三千钟。
龟纹蹙起隐胸后,玉璜炯炯横双瞳。
眉毫耳毫灿霜雪,时人不识呼社公。
步轻履坦疾于箭,周行五岳携孤筇。
自言今年百八十,九朝旧事盘心胸。
高谈弘正俨目睫,信阳北地俱儿童。
大还曾受柱下老,素书亦从河上公
王母瑶池周穆仙源几度桃花红。
昆崙阆风不肯住,脱身混迹游寰中。
朅来瓢笠武林逍,湖光山色聊从容。
飘然遇我云水窟,谪仙大叫呼人龙。
初平骑羊去不返,子岂有意仍前踪。
金盆玉壶亦咫尺,翩翩奇骨宁凡庸。
感君意气为君歌,参差两腋乘长风。
却忆玉皇香案侧,丹台恍惚曾相逢。
尘埃堕落经几劫,欲骑鲸背飞寒空。
大鹏希有俨相值,遨游八极追鸿蒙。
他时再赴易迁约,仰天大笑扶桑东。
王叔明村舍图 明 · 吴宽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六 閒适类、匏翁家藏集卷第九
田间雨过骑秧马,箔底烟生喂火蚕。
偶看王翁村舍景,翛然午枕到江南。
闽南王翁重修里社 明 · 吴宽
 押真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四
南闽有龙峰,下维里居民。
里名曰兴教,民风朴而淳。
有社昔所建,岁久埋荆榛。
王翁社中彦,动以礼法遵。
谓此如不葺,日就圯与堙。
学校聚生徒,朝廷聚缙绅。
市廛聚贾客,田野聚农人。
凡人各有聚,不聚事终泯。
我力虽云薄,此社当我新。
维木固无胫,山林可选抡。
维瓦亦无足,河滨可陶钧。
工匠并手作,落成才几旬。
法律于此读,俎豆于此陈。
信义于此讲,孝弟于此申。
于此劝农事,于此赛田神。
作朝而息暮,报秋复祈春。
爰有诸父老,伟然古衣巾。
会饮日将夕,言笑皆恂恂。
少壮从杖者,长幼自有伦。
相与称王翁,重我里居仁
后人庶勿坏,千载传南闽。
立夏日澹晴间阴竟昼坐藤花下辛巳 晚清 · 李慈铭
 押陌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丁集
兹辰入晴,清和不改昔。
繁花羃曦景,细叶镂烟隙。
及此盛时花,安我暇时席。
粉沾衣袂香,绿映壶瓯碧。
眷彼清风来,微觉晴晖隔。
相公梁文庄公第在杨梅竹斜街清勤堂前,有藤花甚盛,乾隆后为旅店,花今尚在。),波市诗老宅朱竹垞寓海波寺街,有古,一时题咏甚多。二事皆吾浙文献。至吴兴戴菔塘太常藤阴杂记》,言宣武门街右全浙会馆,本海宁陈宗伯邦彦第,有藤花,今已无可考。)
咸以斯花名,觞咏萃裙屐。
胜事岂有常,传舍屡迁易。
此坊盛文献,王翁最耆硕王渔洋邵青门施愚山陆冰修梁仲泉翁覃溪皆尝寓保安寺街。王寓有老梧,梁有奇石,翁有诗境轩。今皆不知其处。)
佳植偶见遗,风流遂澌斁。
我今此宴誉,聊寄一朝适。
无石堪横琴,无僮可共弈。
拥书独危坐,时闻荚坠帻。
犹恐风雨至,弥觉芳阴惜。
晼晏斜阳明,媻娑碧云夕。
不闻鸟雀喧,那有客行迹。
霜降前一日王丈敬五与驾吾、声越心叔余山斋,因约秀之、季思、幼征聚饮,旋登五云峰,循岭而下,遂至云栖 现当代 · 胡士莹
 押词韵第二部
山晴秋更佳,林肃霜气涨。
有客联翩至,高晴赴云上。
未嫌几案隘,但坐江天广。
茶清孕诗味,语妙豁酒量。
胸次苦尘积,云物一为荡。
王翁近古稀,腰脚健无两。
馀子作猱升,一鼓气殊王。
绝顶界始泯,四逐无遁象。
江流尔何心,滔滔只东向。
五云兀不动,终古此雄长。
云栖落壑底,蕞尔若盆盎。
万竹成一绿,孤怀与之往。
岚光呼吸际,神定旨弥旷。
畴能悟无生,不觉谢诸妄。
暝色啸归鸦,馀情托樵唱。
石臞修禊峨眉报国寺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为韵赋诗道远未赴石臞代拈得峻字 现当代 · 程千帆
百年战伐星双鬓,流人久负行春兴。
殷侯好事遍招邀,始信江山待高咏。
花朝结社集少长,云瑟风璈亦何盛。
伋公鼎足赵与林,久专益部骚坛柄。
二窗声党老佳人,解道能登宁蹭蹬。
哲生乙部追班马,馀事先为不可胜。
旧闻寺字和孤桐,游刃百篇同一韵。
主客论共峨嵋曲,异曲同工怜杜
我生十岁即学诗,绝倒津梁窥正闰。
已愁螳斧怯车隆,敢对崇山誇岭峻。
论文相师递湘王翁此语远犹近。
便当芒屦踏牛心,来向诸公乞馀馂。